发表新日志
我的日志 最新日志 精华日志 热门日志 江湖更新 发送信息
作者 神仙和尚
发表评论
标题

齐鲁情怀

内容

        只是一个词——蟋蟀

       纵看历史,蟋蟀始于唐、盛于宋、传于清、又从民国至今。横覌社会,玩虫者上至官宦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乐此不疲。
       然,虽说都是玩虫,但有着等级之分。第一等玩虫是寓意于物。第二等玩虫是留意于物。第三等玩虫是以娱为赌。

      留意于物者,痴、迷也,其实质为“贪”。

      何为“贪”?每每总希望虫王,将军满棚,唯我独尊,斗遍天下无敌手。

       何为“痴”?每每沉迷在虫中,陶醉在里面,对虫的偏执,不能自拔。执于一念,将受困一念。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贪”、“痴”是产生   一切烦恼的根本,也是玩虫的大忌。

       看周边众多虫友,平时省吃俭用,起早摸黑,攒起一些辛苦钱,一到虫季不顾工作,不顾家庭,甚至不顾健康整日泡在产地虫市或住地虫市,一抛千金,追求寻觅虫王,将军。然而由于平时不看虫书虫谱,不识不懂基本虫理,虽然吃了万般辛苦,花了不少财钱,其结果是虫季结束,除了累,剩下的全部是烦恼和不服。

       就这样,一年复一年,糊里糊涂,直至财尽人亡。这那里是玩虫,分明是被虫玩而已。这些虫友不懂得虫这东西虽是微物,但却包容万象,深不见底。况且,玩虫仅是消遣而已,当不得正业。以娱为赌者,名玩实赌。虽初衷为通过虫的激烈搏斗和独特的随机性满足心理需求,或是为了放松身心,娱性怡情,或取其热闹,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快感。然而无论是贪欲心理,投机和侥幸心理,娱乐和消遣心理,寻求刺激心理,其结果都是会使人失去自制力,欲罢不能,达到不可收拾的程度。

        寓意于物者,犹如苏轼提醒身为驸马,贵为国戚的王詵,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苏轼之言是警世名言,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从宏观思路来看,对于每个玩虫者来讲,虫王很重要,不喜欢虫王和好虫的人,可以说不是真正的玩虫人。我在追求,大家都在追求,但一定要明白,好虫的拥有和概率有很大的关系,这概率和玩虫的经验,时间及资金三要素成正比,缺一不可。虫王更是可遇不可求,不能被所谓的虫王迷住心窍,被虫王所累。其实对于我们虫的爱好者来讲,等待虫期,养护欣赏虫盆虫具,虫的收、捕、养、斗过程,玩虫适志,借虫寓意,把这一切作为情感的载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情趣,带来幸福,使人生更加精彩。对一个真正的虫的爱好者来说,虫是用来品的,好虫的味道,是懂虫的人,用心品出来的。好虫的味道,是精于虫道的人用德品出来的。

        有好虫、能看懂、能欣赏、能品味、是一种享受。但是,这种享受却需要知识的支持,需要对虫谱虫经的研究,对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对虫的历史文化的沉淀。需要对虫的理解和感觉。

        要玩好虫,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要识得好虫。第二,要有养功。第三,要用好虫。第四,还要修炼品赏好虫的感觉。

        每年秋兴,老天赐予人类数以亿计的蟋蟀,其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是鱼是龙,是泥是沙,是了虫还是将军,这就需要一双慧眼,去识得庐山真面目。在浩瀚的虫中找到心目中的将军、虫王。然而,孙悟空的火眼金晴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历经七七四十九天炼就的。识虫高手在漫长的实践岁月中,在先辈留下的虫谱基础上反复不断地去理解,去实践,去总结,慢慢地悟虫理虫道,终于知道了好虫的色、好虫的干老细糯、好虫的神、好虫的品味。

         几十年的玩虫,体会到有了好虫,还要懂得养好虫。一条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战将,是懂虫的人和会养虫的人用一颗安静的心慢慢培养出来的,在慢慢的培养过程中,品味到了好虫的味道。有了好虫,不会养虫的人,不仅糟蹋了好虫,出不了将,还会坏了玩虫的心情。现在有一部分人试图通过给虫喂不同的食物和药物来提高虫固有的打斗性能。 我以为,这是毫无科学依据,是不可行的。 虫虽为一微物,但却也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该进化适应环境的,都已进化了,它自然有一套严格的,很有规律的生存条件,一般的干预根本不能改变虫的形态,只能给虫带来损害,何况我们对虫的生存和进化存在很大的盲区。人能生存至今,他同样有着生存的条件,从大的生存环境,到具体的饮食起居习惯等等,如果谁不遵循这些客观条件,那带给他的只能是灾难。

        任何一条虫,只要精心饲养到位,它就会在格斗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拼死向前,精忠报国。在欣赏虫的精彩格斗时,我常常会被虫的殊死的,置于对方死地发口,撕咬折服。更被那些被虫咬得项爆牙折但仍不退缩的虫所感动,输赢已变得毫无意义。它们的行为和目的是什么?这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生的哲理。有时,我感觉我也很象一条虫。因此我很善待虫,惜虫。

        战国吕不韦曰:“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玩虫,品是纲,其他皆为目。因此,玩虫的境界犹显重要。

        品虫,重在意境,把玩虫看作是一种欣赏,一种精神的享受。在整个收、捕、养、斗的过程中,通过覌其形,察其色、辨其神、赏其斗、使我们在蟋蟀独有的形、色、神、斗中,感情得到陶冶。这种重在品虫的玩法,其妙趣难以言传,只可意会,却也正是这种意境,使中国的蟋蟀文化传承了一千多年。

        有了品的意境,一碗紫菜虾米汤也能喝出海鲜的鲜美味道。有了品的意境,虫王将不是我们唯一的追求。有了品的意境,我们将真正感受到蟋蟀的价值,不在于简单的付出和回报,不在于虫本身的品级,不在于虫的价格高低。而在于虫给我们带来的整个秋季的企盼和情趣的享受。 同样是蟋蟀,不同的人,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感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生的顿悟,有些许的辉煌,有过多的平淡,有太多的失望,有无奈的放弃。真所谓:才气本天生,道法自出成。若执扰你生,弃之方则醒。 好一个“弃之方则醒。”。无缘的虫王,疯狂的追求。是梦想,是愚昧,还是无奈的浅薄,一切都不曾想过,明白过。岁月匆匆,残阳如血,树叶变黄,终于虫王已从梦中到了心中。斗虫变成了品虫。

        虫还是这虫,人还是这人,但观念理念却随着时间改变了,心变得淡然了,好胜心也变得淡然了,名利同样变得淡然了。 随着心淡了,一切都会淡。只要我们把名利之心放下来,把攀比之心静下来,那怕盆中只是一条毫不起眼的小虫,但它也能够给我们带来乐趣,只要你去细细的品味。虫乃大自然的精灵,自然天成,条条不同,乐趣无穷。无需紫黄、白紫,也不需要贾盆赵罐。一盆在手,覌的是虫,品的是心,入的是境。

        其实平淡才是永恒,淡淡的岁月,淡淡的蟋蟀情。

 

        心静,一切都静。心净,一切都净。

 

[神仙和尚]发表的其他江湖日志 本日志共被查阅【1338】次 发表时间 2014/11/28 19:06:12
江湖中的我——神仙和尚
齐鲁情怀
江湖梦
鲜花[59]
失望[65] 掌声[57] 安慰[61] 感动[65]
送花 失望 掌声 安慰 感动
欢迎您对本日志进行评论 返回顶部
 
哈根达斯

学习了

2楼
时间 2014/11/28 19:39:27
枫少

3楼
时间 2014/11/28 21:38:53
浓墨醉诗

悟道很深呢,看来我不是好虫,看不懂,但我是好人,嘻嘻!!

4楼
时间 2014/12/3 12:48:32